欢迎光临武训教育基金会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武训精神与当代义教”高端论坛暨武训诞辰180年大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7-12-06 00:00:00 人气: 来源:jiuzhan

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山东省武训教育基金会、聊城市传统文化研究会、韩屯道德学校协办的“武训精神与当代义教”高端论坛在武训诞辰180年之际,于2017年12月5日在武训故乡聊城成功举办。为了表达对这位伟大的儒家圣徒敬意,来自北京、上海、香港、山东等地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活动。开幕式在聊城市冠县柳林镇武训纪念馆举行,开幕式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颜炳罡教授主持,儒学院党委书记巴金文同志在开幕式上致辞。巴金文同志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武训精神,指出武训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弘毅担当的精神,他发誓“兴个义学为贫寒”,最终成为了近代中国教育史上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上海开放大学鲍鹏山教授代表与会学者致辞,认为武训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即中国自古以来“文教”的传统,“文”是文化,“教”是教育,这是自古以来儒家圣贤代代相传的精神。冠县原副县长、武训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许公绥致辞,他认为武训作为平民教育家,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当代人得向武训学习“天下兴教,匹夫有责”精神。最后,廖晓义、李鹏程女士向武训塑像敬献花篮。开幕式结束之后,各地学者回到会场,围绕着“武训精神与人格风范”、“武训精神与近现代平民教育”、“武训精神与当代义教的新开展”这三个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聊城大学运河文化研究院李泉教授以《武训与平民义教》为主题,考察了义教由来,指出《后汉书》已有义学的观念。宋代义学多了起来,如范仲淹办的义学等,到清代义学大兴。到武训时代,他以乞丐的身份兴办义学,开创了义学新时代。河北儒教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高士涛先生总结了武训精神,他指出,我们当代人应向武训学习孝悌精神、矢志不移的精神、弘毅担当的精神、执事恭敬的精神,还应学习他劝学之诚、为人之敬、无私之廉、无怨之心、生活之俭、理财之法、惜福之德、安贫乐道的态度,在生活中践行儒家信仰。最后他特别强调,既入儒门,即为圣徒,应躬行实践,希圣希贤。聊城大学邢培华教授回顾了近三十年来武训研究的历程,指出在张明、刘蔚华、于超、李武林、臧乐源等前辈学者的努力下,在黄清源、姜林祥、李泉、许公绥等学者的积极参与下,山东学者在武训文献整理、武训生平事迹挖掘、思想研究、武训文献编辑出版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并成功举办了多次武训学术讨论会,推动了武训学术研究。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教授指出新中国建立初期,发生了两期意识形态的事件,一是《红楼梦》研究,二是对《武训传》电影批判。这两期事件都发生在山东,同时都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江青。史学研究领域有两个范式,一个是革命范式,一个现代化范式。对《武训传》电影的批判开辟了一个不良的风气,它象征着在史学研究领域“革命式范式”取得压倒性胜利,而现代化范式式微。在革命范式下,一切改良主义的主张如所谓“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等都被视为旨在延续旧制度寿命,而不是加速旧制度的灭亡,因而这些救国主张是与革命对立的,反动的。用革命的尺度来称量一切,一切改良方式都被打倒。许公绥指出,今天我们讨论武训精神与当代义教,应搞清楚何为义教?公益、无私、无偿地从事教育活动,不向受教育者索取任何费用就是义教。武训行乞兴学,千古一人,陶行知先生的“三无四有”是对武训精神的最好概括。今天,仍然有许许多多的人士在继承、发扬着武训精神。孟祥才教授提出,他赞成王学典教授的观点,任何研究都不能一概而论,不能把一切关系都看成阶级关系,不能用革命范式代替其他范式。《武训传》之所以受到批判,是因为武训被当成改良主义的代表,而在当时只有认为革命主义才最有价值,这一观点值得我们好好反思。站在革命史观的意义上,武训办教育也不是反动,最起码他在开民智,开民智对革命就有好处。《武训》电影的批判直接导致了“文革”,阶级斗争为纲,到处找敌人,由百家争鸣发展到一家独唱,起到不好的历史作用。王钧林教授回忆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担任《齐鲁学刊》编辑期间,编辑、刊发了武训研究文章,这些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著名导演孙渝、《武训画传》作者李士钊等纷纷致信编辑,一时间武训研究以及重新评价武训的呼声很高。在此,他就武训办学与中华民族崇文重教传统发表了看法。他认为,武训行乞兴学是成功的,他的成功是在旧社会的环境下成功的,这说明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的传统在积贫积弱的中国一直发挥作用。如果我们反问一下,武训的教育方式在今天还能成功吗?因而我们不能否定中华民族这一崇文重教的传统。他特别强调,许多认为武训的办学目的崇高,但其行乞等等种种采取自我侮辱的筹钱方式和手段是应进行批判,他特别不认同这一观点。他认为,张学良称武训“行兼孔墨”,孔子是教育家,而墨子是自苦为计。印度有许多苦行者,却受到世人尊敬,而武训的方式为什么就不能受人尊敬呢!姚中秋教授提出“《武训传》批判”不仅仅涉及到历史观的改变,还涉及到国家政治的走向。高述群教授指出,在现代语境下看武训,武训是一位慈善家,也可以说是中国慈善事业的先驱,行乞是其募集资金的方式,他对资金的管理和运用都有自己独特一套,对现代慈善事业仍有借鉴意义。于建福教授就武训精神的出现、周海生教授就武训的智、仁、勇的人格、刘庆涛校长对比武训反省自己,廖晓义教授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对武训的分析、赵卫东教授从宗教的角度对武训精神的肯定、曾凡朝教授对武训外在身份与内在精神的考察、刘伟教授对武训办学精神的反省、黄海啸教授对武训与现代教化共同体的建构等等,都作了精彩的发言。最后,由颜炳罡教授对大会作了点评与小结。他指正,学者们围绕着追溯武训、研究武训、展望武训三个主题展了精彩发言与热烈的讨论。学者们对武训精神的还原,以及对武训精神的现代阐释,对推动武训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公益、义教工作者们对照武训对自己的反省感人脏腑。继承与发扬武训精神,实现武训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是当代学者的使命,也是当代从事公益事业的善士们精神源泉。另外,颜教授对武训发表了个人见解。他指出,武训是一个纯粹的人,当时人们称他是“圣人”,对现代人而言,他至少是个“圣徒”,圣人的门徒,圣洁的人物。武训的外表是脏的,但他的内心最干净、最纯粹。人欲净尽,天理流行,武训之谓也。武训就是一个道体,不过人人心中有武训,只是武训能成其大,一般人不能成其大而已。武训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的终生理想就是办学、办学、办学,为贫寒的孩子办学。武训是一个有志气的人。有了这个理想他矢志不移、坚毅不屈、百折不挠。武训是一个有境界的人。他无贫无富,无贵无贱,无高无低,他终生将自己放到社会的最低处(乞丐),而他恰恰站到了人生至高处。武训是一个快乐的人。武训以其廓然大公之心,至诚至善之念,百折不回之精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创办义学,义学不己有,让专业人士做专业的事情,懂教育的去办教育。他通体是道,亦通体是乐。武训是活的,不是死的;武训是一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我们今天从分析的眼光看,说武训是慈善者,武训是一社工,武训是一宗教家。但是,武训不信佛,也不信道,也没有加入基督教。正如王钧林教授所言,武训就是中华民族崇文重教传统培育出来的人物。武训精神与当代义教高端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胜利闭幕。(叶达)

上一篇:基金会领导班子视察援建冠县辛集杨洼小学在建情况

下一篇:武训精神与当代义教高端论坛举行